防城港市屋面铺设光伏承重检测流程
屋面光伏荷载结构承载力检测鉴定报告项目实例分析:
(1)荷重太阳能板质量: G1=20kg×20=400kg支架总荷重:G=136kg水泥墩荷重:G2=125kg×10=1250kg(2)屋顶单位面积受力总荷重:400+136+1250kg=1786kg组件安装面积:10.125×2.973≈30.1㎡单位面积受力:1786/30.1=59.34kg/㎡≈0.58kN/㎡由于本项目建筑均为上人屋面,根据GB50009-2001(06年版)设计。混凝土屋面设计载荷为2kN/㎡,屋顶平均载荷为0.58KN/㎡,安装太阳能方阵后载荷远小于设计载荷,荷载组合不利负载组合为:1.0恒+1.(—)=1.0x0.20-1.4 x 0.389=-0.3446 KN/m2 5.3 基础校核电池板投影面积:10.125 m x2.973m=30.1㎡ 负荷载:30.1㎡x 0.3446 KN/㎡=10.37 KN 基础总配重: 1.22KNx10个=12.2KN 平均载荷:12.2 KN/30.1㎡=0.405KN/㎡本项目需配置10个1.22KN的基础,基础总配置达到12.2KN,大于负载荷10.37KN,达到系统要求。荷载组合;不利负载组合为:1.0恒+1.(—)=1.;电池板投影面积:10.125mx2.973m=3;本项目需配置10个1.22KN的基础,
(2)屋架承重,屋顶上搁置屋架,用来搁置檩条以支承屋面荷载。通常屋架搁置在房屋的纵向外墙或柱上,使房屋有一个较大的使用空间。屋架的形式较多,有三角形、梯形、矩形、多边形等。
(3)钢筋混凝土梁板承重,钢筋混凝土承重结构层按施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梁和屋面板,另一种是预制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直接搁置在山墙上或屋架上。
1、钢结构屋面及节点漏水原因钢结构屋面漏水是通病,漏水主要集中在垂直搭接、水平搭接、屋脊两边搭接、采光瓦四周、风机四周、烟囱管道四周、屋面所有螺钉、水槽、女儿墙接缝处等接缝部位。主要原因有以下一些方面。
2.1钢结构屋面坡度一般较小,往往在6%以下,在中南雨水较多地区这种结构的屋面漏水现象较为普遍,有大面积漏水、采光窗及屋脊结合部位点滴等。究其原因,形成漏水现象的原因不外自攻螺丝、彩钢板搭接、屋脊瓦、抽心铆钉、屋面上人引起彩钢板变形及采光窗等装饰部位防雨胶脱落等几个方面原因。
2.2由于材料特性引发的漏水隐患:
(1)金属板自身导热系数大,当外界温度发生较大变化时,由于环境温差变化大,因温度变化造成彩钢板收缩变形而在接口处产生较大位移,在金属板接口部位极易产生漏水隐患。
(2)钢结构体系中,由于结构本身在温度变化、受风载、雪载等外力的作用下,容易发生弹性变形,在连接部位产生位移而产生漏水隐患。
(3)特殊部位,由于使用不同材料连接,比如女儿墙与钢板连接处、屋面采光带等部位,由于应力变化不同步,产生漏水隐患。
3 钢结构屋面及节点防水措施
出现屋面漏水主要是影响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侵蚀建筑物结构主体,还缩短了建筑物的原有使用寿命。治理屋面上的渗漏是项综合防治的长期工作。
四、屋面光伏荷载结构承载力检测鉴定报告——分布式光伏电站跟地面电站选址有较大的差异
其主要和建筑物高度、屋顶可用面积、屋顶类型、承载力和使用年限相关。
建筑物的高度
屋顶光伏电站所处的建筑物高度不宜过高。主要原因,其一,光伏组件单体面积大,越高风荷载越大;其二,楼层过高,施工难度大,二次搬运费用高;其三,由于光伏电站的日常维护需要进行检修、清洗、更换设备等工作,楼层过高相对运行维护费用高。对于建筑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要慎重。
屋顶分布式光伏电站选址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屋顶的可利用面积
屋顶可利用面积直接关系到光伏电站建设容量,从目前光伏电站建设来看,光伏电站建设的容量要具有一定的规模性,过小容量的光伏电站当前还不具备商业投资(随着对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推广及业务的发展,屋顶、户用光伏电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于较小的可利用面积屋顶不宜建设。屋顶可利用面积主要由屋顶的女儿墙高度、屋顶构筑物、设备等因素相关。对于女儿墙过高,周边有较多、较大广告牌、中央空调、太阳能热水器的屋顶相对可利用面积较少,不宜安装光伏电站。
屋顶的类型与承载力
常见屋顶类型混凝土和彩钢瓦类型,对于不同类型屋顶的光伏电站的技术方案也不同。屋顶的恒荷载和活荷载。恒荷载主要指屋顶结构自重及固定附属构造层的重量;活荷载是指可移动的负载重量,如家具、摆设、人员等。对混凝土屋顶需要考虑防水措施,对彩钢瓦屋顶要考虑瓦型朝向、瓦型结构、瓦型耐压能力等因素,瓦型朝向选用南北方向。
建筑物的产
光伏电站投资者的屋顶使用成本一般体现为两种方式:一种是以租用屋顶的方式,每年付给产权人一定的租金;一种是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给电量消费者一个较低的电费,如现有电费的90%。其中,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应用比较广泛。使用者如果拥有建筑物的拥有产权,则谈判相对简单;若使用者只是承租人,并不拥有产权,是未来光伏电量的消费者。这种情况,就需要分别跟产权人和消费者分别进行协商,谈判成本和收益分享计划就相对较复杂。
建筑物的用途
从建筑物的用途角度可以分析该建筑物用电负荷特性、用电收益、站区可利用面积等因素,是分布式光伏电站建设主要考虑因素。一般屋顶的来源主要有:住宅、厂房、商业建筑、行政办公楼、学校等。
侧重注意的问题:私自建造的建筑物、建设年代久远的老旧建筑,存在偷工减料的豆腐工程、私自改扩建情况影响了原建筑结构受力安全、与屋主沟通未来是否有屋面结构改扩建计划。
我国的光伏发电系统通常只有10%到15%的实际转换率,过低的转换率令光伏发电的成本居高不下,大大降低了技术实用性。